ACFM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—GIS盖板中缺陷的检测
GIS的全称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,它由断路器、母线、隔离开关、电压互感器、电流互感器、避雷器、套管、接地刀等元件组合而成的高压配电装置,GIS采用的是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优异的六氟化硫(SF6)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,并将所有的高压电器元件密封在接地金属筒中。GIS设备是电能传输的关键枢纽设备,通过检测其缺陷引发的“声光电热磁”等特征信号,能及时发现和预警隐患,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。
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(GIS)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GIS采用六氟化硫(SF6)等惰性气体作为绝缘介质,将断路器、隔离开关等关键部件封闭在金属外壳内,有效隔离外界环境的影响,如盐雾、积尘和水分等,从而显著提高运行的可靠性;GIS的设计具有优良的抗地震能力,确保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。
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(GIS)因其高安全性、可靠性、小型化、维护便捷性和环保性,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是现代电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目前,GIS设备状态检测技术主要分为局部放电、SF6气体、红外成像和探伤检测等5类,随着传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,新技术涌现和多技术融合不断给GIS设备状态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。
目前,对GIS盖板探伤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是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。其中,射线检测是向运行的GIS设备发射强度均匀的X射线,由于缺陷部位与基体材料对射线衰减特性不同,通过检测透视后X射线的强度,即可判断被测设备表面或内部是否存在缺陷、判定缺陷类型与性质等。射线检测对500kV及以下盆式绝缘子表面或屏蔽罩内10mm以上金属异物,以及组部件脱落、缺失或配合不良检测有效,对壳体金属异物和绝缘件内部缺陷检测比较困难。射线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,并且检测装置笨重,自动化程度低,现场检测费时费力,检测效率低。并且射线会产生一定的辐射,存在安全事故隐患,所以需要对检测装置严加管理。
超声检测是主动发射超声波至被测试件,超声波信号与试件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,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发生改变,该超声波信号可以用于识别裂纹等缺陷。对GIS铝合金壳体焊缝等进行超声探伤检测,是目前应用广泛、最为有效的一种检测方法。但超声检测对厚度较薄、结构复杂或者位置特殊的部件进行检测时,会产生很多干扰信号,从而影响缺陷的判定。
交流电磁场检测(简称ACFM)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和技术,其工作原理是激励线圈在工件中感应出均匀的交变电流,感应电流在裂纹、腐蚀等缺陷位置产生扰动,基于电场扰动引起空间磁场畸变原理,利用检测传感器捕获空间磁场畸变信号,从而实现缺陷的检测与评估。相较于常规的检测技术,它具有以下技术特点:
(1)可穿透涂层检测,无需清除被检工件表面涂层;
(2)可检测各种导电材料表面、近表面缺陷;
(3)可检测表面500 ℃高温及最大水深200m环境;
(4)检测无需任何耗材、介质和耦合剂;
(5)检测无后效性,无需退磁、表面清理等。
检测设备包括检测仪器以及与仪器相连接的探头、扫查装置和线缆等所有物件。检测设备和器材性能应符合相关要求,功能应满足所检测对象的工艺要求。检测设备采用济宁鲁科检测器材公司生产的LKACFM-X1型号交流电磁场检测系统,如图2所示。

通过交流电磁场检测系统发现2处较为明显的缺陷信号,因此判定GIS盖板中存在埋藏的裂纹缺陷。通过记号笔对GIS盖板进行位置标记,对缺陷位置进行精确定位。